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战略层面,实现“三化”协调推进。根据农业部编制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安排和我省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我省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开发,总体上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构建山西优势农产品产业群体,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农业的进步是在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优化中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被动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结束了“以粮为纲”的历史,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迅速发展。1984年与1978年相比,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7.4%上升到24.4%;在种植业内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适应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继续加快步伐。种植业生产由单一的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并重,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继续上升。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发展,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比重上升。1997年与1990年相比,水果总产增长近3倍;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99.5%和89.5%。畜牧业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77%、120%、

276.5%。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28.7%上升到33.4%。

第三次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全面战略性调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全面接轨给我省农业带来的影响,农业结构进入了全面战略性调整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与各业内部结构同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框架初步构建,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大幅提高。这一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在三次大的结构调整中我省优势农产品逐步显现出来,但是“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具有“走出去”能力的产品还很少。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33万美元,只占全国出口份额0.2%。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立足点出发,综合分析我省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对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和实施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粮食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未完,全文共24419字,当前显示14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