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在全县大力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报告

一、推广农林间作模式的重大意义

(一)推广农林间作是发展“双节一加”型农业的现实需要。我县地处引黄下游,大部分年份是缺水少雨,有些地方还处于高亢枯水区,因此,发展节水型的旱作农业便提到了重要日程,而农林间作正是符合我县县情的最现实选择。在有水的情况下,“农”与“林”可相互促进,共同收益;在无水的情况下,“林”可以反哺于“农”,确保效益不减。发展农林间作“林”的主要树种是窄冠黑杨,该品种是由山农大庞金宣教授研制培育而成,获国家发明奖和2004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几大特点:

1、树冠窄,冠幅仅有一般大冠杨树的l/3-1/2;

2、生长快,在间作农田中,10年生胸径可达40厘米;

3、材质好,适用于家具、人造板及制浆造纸;

4、都是雄株,不飞毛污染环境;

5、窄冠黑杨品种容易扦插繁殖;

6、根系深,根幅小,根系斜向下生长,与农作物在水肥上的竞争较小。根据该品种的特点,我们将这种农林间作耕种模式总结为“三不两增一改善”。“三不”即一是不变更土地承包关系。按照树随地走的原则,树木、土地产权明晰;二是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窄冠黑杨具有冠小、树头抱长、遮荫小、生长快、根深,不与农作物争水肥的特性。以种小麦和玉米为例,树木遮荫最严重时,反而小麦增产,原因是间作树木调节了农田小气候,小麦可以延长三天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的灌浆时间就可以增产25公斤,三天便可以增产75公斤。而玉米仅减产6%,两季作物相抵补,全年总算帐农作物不减产,也不减收;三是不影响大型农机作业。间作行距15-20米,株距4米,大型农机都能作业,适宜农民普遍采用大型农机作业的现状。“两增”即增加土地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以每亩间作树木10株、10年一个轮伐期计算,可产大径材8立方米以上,木材收入5000元以上,每亩年增500元,比较效益明显。“一改善”即改善生态环境。


(未完,全文共3441字,当前显示7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