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我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宜昌市夷陵区人事局易卿善易家泰饶康

基层人才队伍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之一,宜昌市夷陵区作为以柑桔、茶叶、粮食、生猪等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区,农村基层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7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和发挥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一批农村人才逐渐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农民致富的导航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倍受关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突出矛盾,通过调查,引人深思。

一、我区基层人才队伍的现状

据初步统计,全区区级以下拥有农村基层各类人才15663人,其中,党政人才607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4%,企、事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9633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61.5%,农村实用人才5423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34.5%;具有高级职称107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0.7%,具有中级级职称2934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18.73%,除教育、卫生外,其他企、事业单位高、中级仅541人,占农村基层人才总数的3.5%。

二、我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夷陵区是一个丘陵山区,东西两部极不平衡,实用人才分布在12个乡镇205个行政村,加之他们大多是农民,居住较为分散,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在出台一些相关政策的同时,其它的配套制度还未健全,导致基层人才有困难时找不到组织、组织上想服务时又不知怎样去服务,使基层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基层人才的实际需求不能较好地衔接。

(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基层人才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极少,绝大多数为高中或高中以下文化水平。据统计,在我区农村人口中,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人员3744人,仅占乡村人口总量的0.9%,人才总量显得不足,与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虽然我们在基层人才的培育上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与基层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培训内容上,由于人员分散、种类繁多、专业杂乱,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基层人才的需要,多数培训只能停留在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上。在培训形式上,只是单一的请专家和农技人员实地讲解,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缺乏固定的培训模式和长远的培训规划。由于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基层人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基层人

2才的技能提升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选拔方式有待进一步科学。近年来,我区比较重视基层人才的选拔工作,但由于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和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选拔工作也不够规范,有计划、有组织、深层次地去选拔和开发基层人才还不够。乡、村两级干部对基层人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基层人才局仅局限于种、养殖能手的范畴,片面地把基层人才同种、养专业户划等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拔的质量。

(四)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明显。基层人才一般都有报效家乡、奉献家乡的意识,但由于没有必要的激励机制,少数人缺乏奉献意识,不愿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基层人才不愿卖手艺、不愿教徒弟,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影响着基层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未完,全文共5641字,当前显示14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