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自强之星”评选活动通知正式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12008读李商隐的诗,不能不惊羡于其中的意象,一个个幽美朦胧、细薄迷离。其内涵之丰富、运用之精妙均令人叹服:或细雨,或蝴蝶,或蓬山,或碧城,无不是诗人内心情感体验向外的投射。“巫山云雨”是李商隐中常用的意象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玉溪生诗集笺注》收有李诗597首,属于收集较全的集子之一,其中明确运用到该意象的诗歌不下25篇,约占0.042%,即李商隐每写不到24首诗就会运用一次“巫山云雨”意象。这足以表明诗人对它的偏爱。

“巫山云雨”意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玉的《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悴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1]尽管近世学者从更深层的文化角度对该段文字进行了各种诸如神话、原型等方面的考证、挖掘和探索,历代文人对“巫山云雨”意象的理解与接受无不据于此。有人说:“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有一定联系。”“李诗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2]。

那么李商隐眼里的“巫山云雨”意象究竟是怎样的呢。该意象在其笔下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高唐故事其实就是楚王与高唐神女梦遇的故事,“男女幽会”自然就成为其相应的基本义。社科院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即把“云雨”定义为“指男女合欢(多见于旧小说)”。其实此义在古代诗词中亦大量存在。以唐诗为例,如“: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唐梦云雨。”(李涉《寄荆娘写真》)[3]“才会云雨须别会,语惭不及琵琶槽。”(方干《赠美人四首》其一)[3]李商隐诗歌中的“巫山云雨”意象并没有舍弃这一基本义,如“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拟(意》)“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夜思》)“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岳阳楼》)“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这里的“荐枕”、“阳台梦”、“梦高唐雨”及“逢雨”均可理解为男女幽会。再如《少年》:“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清程梦星认为“此盖刺勋戚之子弟也。言其承勋爵之后,生而贵盛”、“云雨梦中,蕙兰丛里,则归第之荒淫也。”[4]此处“云雨梦”指男女合欢无疑。且看义山诗《利州江潭作》:“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此诗下有注“感孕金轮所”。胡震亨《唐音癸签·蜀志》称:“则天父彟泊舟江潭,后母感龙交,娠后。”[5]可知此诗乃咏武则天。其中“神剑”隐指武后;云从龙,龙性淫,“欲就行云散锦遥”里的“行云”隐为高唐事,故此句可以解为隐讽武后“耽内习”;但若避开此点,也可释作“则天皇帝如龙乘行云之势遥散锦文”。“行云”意象似实似虚,若有若无,既表达了想说的话,又不露痕迹,暗含着多重意蕴。


(未完,全文共7940字,当前显示14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