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土地管理和政策问题的思考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推进城市化需不需要占用耕地

对近两年圈地过多、征地不用和炒买炒卖土地,确实应当加以纠正。但是,有的学者提出,要严格保护耕地,交通、城市和企业建设,不能占用耕地。这也可能过于极端。目前,从农村到城市的务工劳动力有1亿之多,还有其2000万子女和妻子等家属;到2020年,可能还会有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上子女和妻子等家属,也会有25000万转移人口。如果现有的耕地中不分配一部分用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现有的交通如果不扩大运力,城市中住宅和公共设施不增加,城市中企业不增加,转移农村的37000万人口,交通设施可能承受不了,农民工和家属到城市里没有地方住,到城市中也没有就业机会。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经济学上的一个原理是,劳动、资本和技术,一般情况下,只有和土地要素相结合,才能形成生产力;人口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需要一定比例的土地,才能有居住、出行、工作和购物等经济和社会活动。如果进城人口每人需要交通、居住、工作、公益设施等用地需要0.25亩计算,未来20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近4亿,很可能还需要占用1亿亩耕地。由于节约建设成本、寻求交通便利、解决水源供给等因素,城市一般又要建在平原、盆地、依山傍水、交通要道,大多要占用耕地,甚至良田。不可为了节约耕地将城市和企业专门建在山上和沟壑中。这就有一个两难选择:你是要占用一些耕地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还是很少地占用土地,甚至不用占用耕地,慢一些和少一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问题是象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等这样一些人口密度比我们还要大的国家分配一些耕地用来建设城市、企业和交通,并没有发生粮食危机,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甚至农产品还可以出口;而一些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孟加拉等非洲和亚洲国家,农村人口占较大的比重,没有将很多的耕地用来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有的国家粮食还不够吃,需要进口。

因此,在尽可能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近4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建设交通、城市和企业,仍然还是要用1亿亩左右的耕地。

二、大量圈地、农田占而不用、炒买炒卖土地、征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目前许多学者给中央提出,要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而实施者就是政府的有关部门。反而推之,似乎是因为政府管理不力造成了目前的土地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


(未完,全文共3089字,当前显示10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