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更好更快地加入党组织

让革命老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来自衡山县的调查与思考

衡山县地处湘江之滨,以“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而闻名于世,辖17个乡镇,总人口41.1万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诞生了被孙中山誉为“一代女魂”的唐群英;建立了全国最早农民运动组织之

一、湖南农运先声的岳北农工会,毛泽东到此考察,在衡山康王庙写就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初稿;牺牲了毛泽东的亲人毛泽建,毛泽建烈士墓已成为衡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涌现了方伯务、刘东轩等295名烈士

一、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衡山县从1989年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县至今,共接受上级扶贫开发资金213万元,扶助项目95个,有195个村26万人受益,贫困人口(年人平均收入638元)从1989年的4.5万人缩减到2万人左右。主要做法是:

(一)项目特色化,变盲目跟风为因地制宜。在项目的选择上坚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选择养殖业和种植业,尤其是湘黄鸡的养殖和席草的种植,作为两个特色项目,加以重点扶持。首先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其中湘黄鸡是衡山传统产品,1981年衡山县被省定为湘黄鸡出口基地,1982年衡山湘黄鸡被列为省家禽优良品种之一。席草的种植在衡山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其中店门镇享有“席草之乡”的美

誉。其次是具备一定规模。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养殖业已在全县遍地开花,其中湘黄鸡饲养量逐年增加,涌现出一大批规模的养鸡乡(镇)、村,野鸡、野鸭等特种养殖也在

四、五个乡镇形成了规模。席草种植也由店门、开云等两个乡镇扩展到全县50%的乡镇。再次是前景广阔。衡山湘黄鸡具有体形小、成熟早、肉质鲜美的特点,一直享誉国内外及港、澳市场。衡山席草以其价廉物美的特点在沿海发达地区成为“抢手货”。此外,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也是较好的。衡山县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土地结构,全县75%的农户是依坡落户,屋外场地开阔,为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提供了理想场所,更兼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十分适宜。

(二)布局基地化,变四面出击为重点突破。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在项目资金使用上,对重点项目实行投入资金倾斜政策,着重抓好示范基地的建设,克服过去投入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一是开发了螺头山综合养殖示范场。该场属县农科所的地域,位于螺头山水库之下,水库常年稳定水域200多亩,蓄水达126万立方米,可为养殖提供充足的水源。养殖场前期已投资60多万元,拥有1180米围墙,水面为33.8亩的标准化鱼塘11口,面积为250平方米的猪场1个,房屋两栋,旱土面积近10亩,路通、水通、电通,且与周边没有矛盾,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都有利于养殖场的发展。该场于2000年列入老区建设项目,先后投资100多万


(未完,全文共4376字,当前显示11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