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战略性支柱产业下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马东艳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出境客源国。为了顺应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旅游业独特的资源优势,加强对我国旅游业全局性、战略性的把握,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发展水平的目标,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新时期重大战略举措,即旅游发展国家战略,将旅游业定位成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对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理解和认识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在国家产业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产业,其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支撑作用。战略性支柱产业包含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两个层次。所谓“战略产业”,一般界定为攸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不得不”发展的产业,其具有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1],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将旅游业定位成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巨大的潜力优势而做出的英明决策。旅游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既是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之策。只有准确把握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依据和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我国将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的脆弱性而引发的旅游波动性

旅游业的脆弱性是指旅游业对外界的干预和变化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战争、恐怖主义、政治动乱、经济或金融风波、自然灾害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引起旅游供给和需求的重大波动,使本来稳定与均衡的旅游市场陷入混乱。造成旅游业脆弱性的原因是:各种突发事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见性以及旅游产业的高度依赖性和综合性,导致旅游业的外在制约因素太多,极易产生连锁反应,使旅游业成为一个社会中最为敏感的环节,这种情况下,旅游业相对被动,又缺乏引导市场消费的能力,使旅游业的脆弱性进一步显现

[7]。由旅游业的脆弱性而引起的旅游波动性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距离战略性支柱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般而言,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大,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般为5%以上,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关键作用;二是需求弹性高、市场扩张能力强,弹性系数大于1.0,发展快于其他行业;三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就业机会多,能解决更多人口的就业问题;四是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长期预期高效果好,能够诱导新产业的崛起,对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五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2]。而国家把旅游业定位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综合性强、发展潜力巨大、关联度高、能源消耗低、产业贡献率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五个特征中,第一个指标是最为关键的硬性指标,即旅游业的总收入必须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但由于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中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旅游企业小、散、弱;社会资金进入旅游市场


(未完,全文共5898字,当前显示14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