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工业现状

(一)调整结构,工业初具规模。巴东工业经历三峡库区搬迁复建,按照国办[1999]53号文件精神,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破,原国有、县属集体工业企业除巴东县电力公司外全部关闭、破产。巴东工业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近几年来,县委、政府加大了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力度,确定“产业兴县”的发展目标,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利税贡献均翻了几番。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589家,就业职工人数达到23205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职工人数5723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3.24亿元,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6.27亿元。水电、采矿、农副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特别是电力,已成为巴东工业的支柱产业。截止2009年底,水电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2亿元,占全县工业现价总产值的38.15%,占规模工业现价总产值的59.8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18亿元,占全县工业销售收入的36.38%;上交税金9334万元,占全县工业上缴税金总额的50.66%。

(二)壮大产业,工业初见成效。在

一、

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中,工业在全县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扩大,通过全县上下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使我县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从2007年的69位前进到37位,首次进入全省二类县市行列,对财政的贡献率也逐年上升。截止2009年底,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1.45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20亿元,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11.7亿元,占总数的58.42%;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8.3亿元,占总数的41.58%。三大支柱产业优势突显,其中电力产业总产值12亿元,占总数的59.88%;煤炭开采总产值1.43亿元,占总数的7.12%;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5亿元,占总数的12.46%。

2009年度工业企业利润2.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44亿元,上交税金1.84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48亿元,上交税金0.93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2亿元,上交税金0.7亿元;个体企业实现利税总额0.81亿元,上交税金0.21亿元。

2009年度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7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15亿元,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54亿元。

(三)后劲乏力,发展问题突出。纵向比,我县工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横向比,即使不看发达地区,与周边县市也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巴东工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产业技术支撑力较弱。缺少产品升级研发队伍,难以形成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抢占市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撑。一方面,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科技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建设创新型产品的要求,没有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技术支撑力不足致使产业升级缓慢,如果不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势必影响工业持续发展。二是缺少办大工业交通运输条件。办工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不便,不仅制约了本地企业的发展,还制约了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三是缺少形成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拉动力较弱,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产品的数量不大、知名度也还不高,市场空间仍很狭小,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还没形成,难以支撑和拉动一个或几个产业集群。

二、发展思路


(未完,全文共5364字,当前显示14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