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温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共财政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成了历年市党代会、“两会”代表涉农提案的—个热门议题。

一、当前温岭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785个农业村(统计上报)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7654.31万元(不包括81个渔村,以下同),比2006年的40675.97万元增加了6978.34万元,增长17%,平均每村收入60.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2个,占14%,其中收入在500万至1000万元之间的有8个,太平街道的北山、西郊和东门村首次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当前,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增多。全市农村村级集体可支配资金主要由经营收入、承包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组成。2007年上述5项收入分别占村级经济收入的34%、16%、6%、28%、16%。其中,经营收入、承包收入、投资收益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6%,主要包括:空闲房屋、标准厂房出租收益;农(林)用地承包租赁、工业用地出租、土地征用收益;投资

二、三产业,组建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类市场收益等。另外,上级补助收入也比2006年增加33%,总额达13577.6万元,涉及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各类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宅基地复垦补助等项目。其他收入则增加了454.4万元,达到7757.12万元,主要有级差排基、社会力量支持、用电管理费收入等,与往年相比,收入来源明显增多。

(二)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步入正轨。近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逐步步入正轨。在支出程序上,实行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联签;在制度上,规定三年一次财务审计;村出纳员只能保持2000元以内的日常零星支付,大额现金支出必须通过村财务监督小组审核;财务帐目通过公告张贴或农民信箱等形式及时公开公布收支情况,村民对村集体的收支情况都能基本了解。随着村务全面公开、监督管理等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村级财务管理也越来越规范。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一是地区之间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高于不发达地区,城镇、城郊村收入高于其他村。年收入100万以上的村大部分分布在城镇、城郊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市五个街道明显高于其他镇,太平街道2007年平均每村收入399.8万元,而城南镇平均每村收入仅16.07万元。二是村与村之间不平衡。2007年全市有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平均数60.7万元以下,其中10万元以下的204个,占26%,5万元以下收入的村97个,占12.4%,1-3万元收入的村52个,占6.7%。同时,富裕村和贫困村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四)收入难以满足农村发展需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支出水涨船高,收入难以满足支出需求。如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些原由农民负担的费用:农村医疗保险、农业灌溉、环卫保洁、有线电视月租费等,大多转嫁给了集体,而非生产性支出如报刊订阅费用等负担也较重。相对于一些收入较差的村,政府的各类“以奖代补”资金,也难以满足支出需求,有的已经入不敷出,难有节余资金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二、制约村级经济发展壮大的因素


(未完,全文共4881字,当前显示147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