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单独二胎生育申请书4篇

“单独二胎”的作用还不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胎”政策将正式实施。那么,中国是否会迎来婴儿潮。这一政策究竟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实践证明,现代化对生育数量的影响已大于计生政策

现象一:双独家庭生育二胎意愿远低于预期

2011年年底,河南正式启动“双独二胎”政策,两年来,仅有600多个家庭生了第二个孩子,而此前的预测是,河南省每年将多出生1.8万人左右。而全国各地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宁夏银川,“双独夫妻申请二胎寥寥无几”;在安徽合肥,“每年审批的双独二胎指标只有几例”„„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符合生二胎的家庭中,最终选择生二胎的只有10%。现象二:农村的高压手段一旦减弱,生育率就开始反弹

一些农村地区生育意愿仍然很高

与双独家庭不愿生相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农村和偏远地区超生现象在近十年呈反弹之势。

而这种反弹,不是生育意愿的反弹——农村生二胎甚至多胎的意愿一直很强,而是实际生育率的反弹。因为在舆论长期批评以及中国社会整体进步的趋势下,过去那种“扒房牵牛”、“血流成河”的“镇压”超生手段式微,真实的生育意愿就转化成了实际的生育率。

而在这个过程中,计生政策并没有变,变的是超越“政策”的那些野蛮手段。步入现代化的群体让生都不生、没步入的则挡都挡不住

中国的上述现象,与世界的普遍现象是一致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生育数量。韩国在1962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不断下降。韩国政府于1996年取消控制人口出生政策,随后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生育率却不升反降,2005年降低到1.08的极度危险水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曾提倡“两个就够了”,全国生育率急剧下降,80年代时政策取消,并采取政策鼓励国人多生,然而生育率却依然降到了1.1左右。我国台湾地区目前也面对生育率低下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2789字,当前显示8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