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

-1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d.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是“献诗说”,但这种说法只有《国语》中的一个孤证。

b.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得过且过,是因为这种疑问不影响我们喜爱《诗经》。c.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曾提出过理据充分的质疑,但学术界少有反响。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首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了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


(未完,全文共6487字,当前显示14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