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让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落到实处

cnki中国知网

检索全文“家校合作”

找到7,367条结果

检索全文“中国”“家校合作”

找到3,853条结果检索全文“中国”“家校合作”“现状”找到2,526条结果

检索全文

“中国”“家校合作”“现状”“研究”

找到2,455条结果

学者马忠虎在其《家校合作》一书中将家校合作的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围绕学校展开各种教育活动,此模式包括家长到校参观访问;建立参与校委会和家校合作委员会;召开家庭学校研讨会等,此模式适应于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庭。

另一类是“以家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此类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围绕家庭展开各种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选择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建立社区家长与儿童发展中心和家长咨询委员会;开展家庭学习活动和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对家长进行教育技能培训等。此模式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深入的教育和辅导,但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1)“形式上的参与”。这是最表面化的参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教师会议、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2)“人际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

(3)“管理式的参与”,即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

王洪秀和温旭明以河北省为中心,同时辐射京津地区,对市、县、乡镇、村(社区)的不同级别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家长和教师以孩子为纽带被置于同一个教育系统中,而且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将孩子培养成才。不过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形成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

因此将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类型归纳为三种:

第一,离散型,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双方相互间不做沟通或者所做沟通收不到成效,关系松散甚至彼此疏离,没有任何教育合力产生;

第二,附属型,包括教师附属于家长和家长附属于教师两类;

第三,民主型,分为监督型民主关系和合作型民主关系。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离散型和附属型是家长和教师关系的主要类型,只有20.4%的家长与教师合作得非常愉快。[5]


(未完,全文共3088字,当前显示9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