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物电系“四进社区”活动总结

201*年

由我系发起的以“感谢师恩,回馈母校”为主题的“四进社区”活动在11月22日正式举行。本系大一、大二、大三各班同学及分团委干部干事集体到“桂园新村”为教师楼打扫卫生,给辛勤工作的老师送去一片干净整洁的休息生活环境。

一、活动的准备

22号中午召集有关同学开会,团长认真的布置宣布了活动的安排。下午,服务团组联部组织到校外借竹竿,成功的借到二十多根,为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活动的开展

11月22日早上8。20,活动真是展开。

唐老师向同学们宣读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注意到的问题,然后,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开进了“桂园新村”,开始了几个小时的辛苦工作。各班负责人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分工,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直至结束。纵然是寒冬时节,天气已经冷了很多,但是,同学们热情高昂,全然忘了这可以说恶劣的天气,干劲十足,一直保持到活动结束。将分配到自己的劳动任务完成的漂漂亮亮。楼梯干净了、扶栏干净了、天花板也干净了。

同学们一丝不苟的劳动,换来了附近居民的极大好评。

三、活动的效果。活动在培养同学感恩老师感恩学校的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它是继广播体操比赛之后又一大型活动,尤其是对于新一批干事来说,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一个大型活动的开展,至少知道开展的基本流程。

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接触、学习、总结、反思,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服务团组联部唐昌贤

201*年11月25日

扩展阅读:活动区物品提供记录活动总结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验记录表的设计与使用主题研讨活动总结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近些年来教师的实践探索也更加活跃,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记录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也是困惑较多的问题。下面我就从幼儿记录表的设计与使用,以及幼儿科学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谈谈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记录问题。

一、幼儿记录的主要形式

幼儿的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都是幼儿科学记录的适宜方式。根据记录者、记录方式与时机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幼儿的记录分成不同的形式,而不同的记录形式在幼儿的科学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全班记录

幼儿的个人记录表现出幼儿个体对事物、现象及关系的理解。幼儿的个人记录不断积累就形成了幼儿的“成长记录”“发展记录”。这既是幼儿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师评估幼儿发展的依据和证据。

幼儿小组记录表现着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索发现的过程与结果。这些记录成为具有共同经历的小组同伴间经验交流和分享的内容与依据,也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争议和讨论,引发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

幼儿全班记录常常是在幼儿个人记录、小组记录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以主题墙饰的形式展示出来。它呈现了全班幼儿在围绕某个主题,经历一系列的探究之后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达成的共识。

幼儿从个人记录到小组记录再到全班记录的经历,能使幼儿初步感受知识的产生和经验的获得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化和普遍性的过程。

2、描述性记录和统计性记录

描述性记录是幼儿科学记录常用的方式,它是用绘画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如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某天的天气状况,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当日天气的理解和认识,在他们的记录中甚至会有人物和与天气无关的背景。


(未完,全文共6970字,当前显示14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