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4课

题:《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执

教:汪

静地

点:八(4)班时

间:2014年3月12日下午第三节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三、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比较法

探究式教学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课前导读,“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我国经济状况如何。”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上面临崩溃的旧中国,一穷二白。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没有合理的工业体系,几乎没有重工业。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仍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就是同样发展中国家印度也比不上。指导学生阅读书中表格。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

2、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编制目的和它的起止时间。

1953年,我国政府开始组织编制“一五”计划,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到1957年结束。

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由学生看书总结)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那么,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呢。为什麽还要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小结:“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虽然我国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工业化的起点仍然很低。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多媒体再次显示:《中华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格和课前导读内容)


(未完,全文共3448字,当前显示10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