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区别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用乔纳生(jonassen,1992)的话,即向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

布洛克(bullock,1982)认为,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观反映在教学上,认识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

认知主义者中有一部分人(诸如信息加工的理论家)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其特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内部的认知结构。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在皮亚杰和早期布鲁纳的思想中虽然已经有了建构思想,但相对而言,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自从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强调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特别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自我修炼。)。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知行合一。)。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实践论。)。另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重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对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或具有客观性。),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这些不能不说是与80年代维果斯基思想的广为流传有关。

二、当今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基本解释

(一)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未完,全文共9514字,当前显示11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