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小竹排画中游

不知不觉入画中

【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

【教学理念】

动态生成,利用阅读期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图文并茂,利用生动形象的插图读懂抽象的诗歌语言。

绘声绘色,引发丰富的联想感受江南风景如诗如画之美。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所描绘的内容,了解什么是“竹排”。

2、学会自主提问,并能想办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3、形象地感受江南风景的秀美,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生成学习内容

(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读了课题,小朋友最想提什么问题。

生1。竹排是什么呀。

生2。“游”是不是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泳,小竹排是怎么游的呀。

生3。这个“画中游”很奇怪,人们能走进画中去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答案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儿歌里。小朋友认认真真地读几遍儿歌就知道了。

生。自由朗读儿歌。

生3的问题问得出人意料,不在预设的教案中,但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在“刃上”实在是有价值,让我豁然开朗,这节课我得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画中”,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江南如诗如画之美景。同时我发现带着阅读期待的生3,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思维异常活跃。

二、形象感知,理解儿歌内容

师。刚才读了儿歌,小朋友找到答案了吗。

(部分学生回答找到了,个别学生说没找到)

师。请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刚才看了儿歌下面的图画,我就知道什么是竹排了。

师。你真聪明,谁和他一样,也是通过看图知道的。

(许多学生赞同举手)

师。(出示教学挂图)能告诉大家,什么叫竹排。

生1。(指着图中的竹排说)是用竹子做的。

生2。我看到竹排是用竹子扎成一排的。人可以坐上面。

生3。我看到它像船一样,用一根竹竿插在水里,手再撑一下,船就可以前进了。

(边说边比划着划船的动作,其他学生笑着跟着比划)

师。看来,图画还真能帮助解决问题呢。老师不仅看过画,我还坐过竹排呢,谁想问问我有关竹排的问题呀。

(学生争着举手,表情十分兴奋)

生1。老师,竹排是用几根竹子做的呀。

生2。老师,你坐在竹排上是不是自己撑竹竿的呢。

生3。老师,坐在上面舒不舒服。

师。呀,老师就算长十个嘴巴,也来不及回答你们的问题,可不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照片,你们看看就知道了。

(每个小组一张照片,学生围着看,相互交流着看感受)

师。说说你们看到的吧。

生1。哇,你坐的竹排好大呀,可以坐五个人呢。

生2。老师,原来有一位叔叔帮你们撑船呢。

生3。水这么绿,像绿宝石一样,我也想做上边,肯定很舒服。


(未完,全文共3039字,当前显示10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