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风电人看风电行业的一些感受

风电工程师眼中的国内风电行业

风电工程师又出差了,所以时间又很多,今天不谈比亚迪,就吹吹风电行业那些年的牛逼。其实呢,风电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也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点的。我知道论坛里面也有一些风电的同行,欢迎拍砖。:office:很久之前就有这么一个命题:风机制造业算不算高科技行业。真是一个好难回答的问题是吧。一般来讲,只有很少人能做的行业都可以算高科技行业,问题是中国人一会做,这还是少数人会做吗。8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够高大上吧。)曾投入巨资研发风机,结果折戟而归,那时(国产还没有起来)我觉得风机真是很高科技。平心而论,我觉得风机制造业涉及了玻璃纤维材料、碳纤维、空气动力学、新电机、大型变速齿轮、结构力学、气象计算、预测,大型风电并网等诸多新的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要素,起码算得上一个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行业。而且在风电行业的发展史上,一直是技术在推动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

就全球来讲,我个人把风电行业分为婴儿期、爆发期和成熟期。

之所以这么分,一方面是讲产业规模,一方面是技术发展。

婴儿期:

从时间上来讲,我把2005年之前算着婴儿期,在这之前,全球包括中国的风电装机规模都很有限,当时主要是德国、丹麦等先发国家领先全球(代价是高额的补贴电价,收获是后几十年的技术领先)。

从技术发展来讲,个人认为在可控硅(即igbt)成熟之前,风机的可靠性、成本都比较高,所以一直得不到大规模推广。在此之前,有单叶片、多叶片、垂直轴、水平轴等很多种技术流派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目前主流的就只有3叶片水平轴风机,后面所讲的风机也全部都是这种风机。

风机发电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叶片转动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这里就不作科普了。早期的风力机都是叶片带着异步电机定速运行的,即所谓定桨定速;但这是低效率的运行方式,风力机要保持最佳叶尖速比(叶尖线速度除以风速)才能有最佳的效率(是不是和发动机的最佳转速区间很像。)而这个所谓的最佳效率就是59.3%,即所谓贝兹极限。

可控硅技术、工艺慢慢成熟后,在风电行业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并且在兆瓦级领域完全淘汰了定桨定速风机。与之对应的,当然就是变桨变速风机,从此之后,风机发电效率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是变桨变速运行,风机承受的载荷也明显降低,这导致风电场的整体成本和维修率也明显下降,风电行业由此迎来了成本快速下降,迎来了大型化、长叶片化的大发展期。

婴儿期的中国风电行业很冷清,基本上就金风、运达等几个勉强活下来的公司在惨淡经营,早期的洛阳一拖的公司把自己拖死了。那个时候,中国的风电场主要是丹麦维斯塔斯和西班牙歌美飒的天下。

鄙人03年进入风电行业,某央企业主(内行的人就知道是什么公司了),可买的风机也就上述那么几家,还有一个麦康,公司领导最后选择了有低息政府贷款的西班牙歌美飒(中国政府现在去非洲也是这个套路),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的g58-850kw风机。当时还说可以送到西班牙培训2个月,真的好心动。可惜的是,西班牙公牛做事实在太慢,还没等到风电场建成,我就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这家公司,可惜了我的西班牙女郎啊。

04年风机采购和西班牙人谈合同有点趣事值得一说。谈判是安排在一个四星级酒店里面的,谈了5天5夜特辛苦,最后西班牙人还假装谈崩去机场,到了机场又松口回来签约。每天吃饭都在酒店里面,我们请客,一餐也就几百块吧,最后一天谈完对方要请回我们一次,于是我们找了一个高档会所开一桌,每人点了一个鲍鱼,一餐饭吃了两万多。全吃回来了。


(未完,全文共8892字,当前显示14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