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安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开始上学,接受教育,到毕业工作,党的群众路线听过无数次,也早就牢记于心,但是一直以来却没有深刻理解体会,也没有深入思考过,只是片面的认为我们做人做事应该按着这样的要求来做。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也积极认真投入到本次学习活动中。并且重新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提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六月一号这一天,我去咸阳旬邑县马兰革命旧址去参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的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革命家的足迹。

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但是到了革命旧址,我才觉得这句话用在这里大错特错。最让人感慨的是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没有到过的人听到的可能是,那里有些破窑洞,那是习仲勋住过的,但是当我身临其境站在陕西省委机关旧址前,我忽然才感受了历史最最真实的一面,因为与现在陕西省委实在是天壤之别,无论是省委社会部,宣传部,统战部,这些机关都是一模一样的一口窑洞,虽说经过现在的修缮窑洞外面也整齐了,但是曾经的省委旧址想必也是风吹雨淋,那些革命家就是在这样的窑洞里为了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好日子长期坚持。

有一个展室,向我们展示了关中地区践行群众路线的活动,其中我看到1936---1937年关中地区群众贡献粮草凭证,赤水县有5250石,新正县3896石,新宁县6484.4石,淳耀县5673石。公草分别是28.36;

26.54;45;60万斤。我还看到了一首做军鞋的民歌:一盏灯儿满窑亮,王家婆娘好心肠。拥军做鞋连夜赶,不怕辛苦不怕忙。细纳细緔真耐实,新里新面新式样。军民一心打老蒋,消灭胡马除祸害,人民当家喜洋洋。

出了纪念馆,在村子里吃了个便饭,然后超前走,在山路边看到了马栏革命烈士陵园,还看到医院旧址。马栏属于旬邑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地广人稀,过去也是这样,我不禁想到: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要在那里做什么。那么艰苦的环境却无怨无悔。甚至于有那么多人奉献了生命,埋葬在那里。他们是靠什么生活的。吃的穿的用的怎么有的。那是的共产党和人民是怎样的关系。这是我忽然浮现出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话语是那么的简单,朴实,那么的正确,甚至让人无可辩驳。

如今呢,我们的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这也是我们发展史上的一步,更加遥远的路还在后面,我们怎么能够忘记我们曾经最最正确的义无反顾的,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如何面对九泉之下无数英烈。篇二:学习心得

保持增长、深度变革、强化执行


(未完,全文共6709字,当前显示13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