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爱心教育有感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利用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他的事迹使我感动和震撼。李老师运用了许多学生原汁原味的话语真实地写出了他是怎样的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给学生“爱”是做老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有时让我落泪,有时让我深思,更让我感到李镇西老师那无私纯洁的爱心与童心。一个生日蛋糕、一张书签、一本励志书籍、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等等,都表现出李老师把那一份浓浓的爱作为对学生的报答和还债。他用自己博大的爱,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让其出类拔萃;转变“后进学生”,让其成为有理想、有追求、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其中充分显示了李老师对教育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教育智慧,也因其这份充满智慧的爱,使他教过的一个个班集体有了凝聚力,让他教过的每一届学生们都享受着教育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对“后进学生”的转化。

一、转化“后进学生”的不易

《爱心与教育》一书,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杨守丰那与人为善的高尚心灵带给我们的震撼。都是,但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在我眼里,一个老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向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对待一个学生,难。本书中记录了长达四十三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详细、最感人的后进学生转化手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也不断地在反思,作为老师我们有多少耐心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又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难以预料的反复。

在万同身上,让我不但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到底有多难,而且更看到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那一个方向,都牵动着李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一个最有耐心的老师。

二、转化“后进学生”的指导思想


(未完,全文共2554字,当前显示8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