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2008-04-2513:29:22|分类:教学素材|字号订阅

[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

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

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②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反对:不尊重规律的主观蛮干的冒险主义(唯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运用:培根说过: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唯物辩证法]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原理(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不承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所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反对形而上学。【联系观】

8、普遍联系原理


(未完,全文共8478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