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安医家对方剂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对中医脉诊的贡献

作者临床医学院:彭俊

摘要。本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诊方面的篇章进行阐述,从脉诊的最佳诊断时间、法时诊脉、以及四诊合参等七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脉诊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详细说明了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其中论述的“脉诊以决死期”的论断更突出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治疗特色,《内经》的诊法思想对后世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医脉诊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中医

脉诊

历经千年的古中医学在《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成熟,辨证论治永远是其灵魂,所以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四诊当中,脉诊是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其起源之远,在经历历代国医们的探索与总结下,其经验也愈加丰富,在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以下七个方面将《黄帝内经》对中医脉诊的影响加以概述。

一:提出了中医脉诊的最佳诊断时间与基本原则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认为诊脉的最佳时间应在平旦,在阴阳相对平静的状态才是最佳的诊脉时间。否则,人体饮食之后,或者受到情志上的影响时就会容易出现病理上的假象,影响诊断的效果。只有在没有受到外因的干扰时,营卫二气在昼夜循行之后,到了平旦之时汇聚于寸口,才更容易“诊有过之脉”。但平旦诊脉在临床当中很难做到,我们总不能每天只看一位患者,也不能在其他时间不给别人看病,这就违反了医者的宗旨。汪机说:“若愚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贵在用心专一安神定志,才能体会到脉象的细微变化。在切脉时,至少要在一分钟以上,因为有时会有间歇脉的出现,《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所以我们在诊脉时,切不可草率,一定要仔细的辨别脉象的变化,仲景云:“动说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侯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欲为大医者要在耐心中细细感知。

二:提出了气口独为五脏主的观点


(未完,全文共2657字,当前显示8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