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县委宣传部关于建设文化强县的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的全体

同志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交流会,在这个会议上向领导和同志们介绍尉氏县文化建设的情况,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把我们县围绕建设文化强县开展的一些工作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郑州、开封、许昌三市构成的“金三角”地带,日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河南省经济管理扩权县、电价趸售优惠县,拥有省政府批准的全省八大特色基础之一的河南省中原纺织工业基地、省级认定的尉北高效示范园区。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镇和个工业园区,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尉氏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期为郑国别狱,是狱官大夫尉氏采食之邑,故名尉氏,秦始皇三年(公元前年)置县。境内现有阮籍啸台、刘青霞故居、北宋太平兴国寺塔、紫铜钟等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有战国军事家尉缭,“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辛亥女杰刘青霞等。当代文化名人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牛得草,“梅花大王”王成喜等。传统文艺节目有高跷、狮子舞、龙灯、竹马旱船、金挑、唢呐等。

多年来,尉氏县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学习并传播现代文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路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尉氏文化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尉氏文化发展,使尉氏出现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欣欣向荣的文化景象。特别是近几年,尉氏县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先进文化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使文化建设呈现飞速发展之势。目前,全县个乡镇共有业余剧团个、电影放映队个、舞狮队个、舞龙队个、高跷队个、竹马旱船队个、唢呐演奏队个、军乐队个、盘鼓队人、腰鼓队个、秧歌队个。尉氏县的唢呐、盆灯、抬老四、背阁等表演队在历年的省市比赛中,屡获大奖。尤其尉氏县的青年唢呐表演者翟土、黄四民、王冬冬、李喜民、靳江伟、朱建设等曾多次在省市唢呐比赛中夺魁。朱建设在全省首届艺术节上荣获唢呐状元荣誉称号。

一、抓领导,健全责任机制

年,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文化建设先进县创建活动的意见》,并同时下发了《尉氏县文化建设先进乡镇标准(试行)》的通知。××年月,县委、县政府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创建文化建设先进县活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制定了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的整体推进战略,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和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为正副组长,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对全县的文化工作及创建文化建设先进县活动负总责。各乡镇和县直企事业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创建组织,制订或完善了制度,明确了责任。

一是各乡镇按要求配齐了文化站长,各行政村配备了一名兼职文化辅导员,县直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文化工作

二是把文化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按照建好一块阵地、培养一支队伍、配备一套活动器材、健全一套制度的“四个一”和“百村书库”工程为目标,实行定性、定量考核。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从领导到基层专(兼)职文化专干层层分工、层层负责的文化管理工作体系。


(未完,全文共4367字,当前显示12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