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生态立县是发展古浪经济的重要方略

生态立县是发展古浪经济的重要方略

党的十六大科学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县是有近4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基本县情是“人口多、资源少、基础薄、生态差”。如何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辩证关系,达到生态、生产与生存的统一,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双赢的目标,加速全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干部群众面临的首要问题。

提出“生态立县”战略,是基于新形势、新机遇和新的发展条件下,对古浪县情的基本认识。生态立县不是单纯的生态建设,而是有着广泛外延和深刻内涵的新概念,从“生态系统”是指“群落内所有的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由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联系着的生态体系”这一定义可以扩延到“生态立县”的基本含义。笔者认为所谓生态立县,是指立足本县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农、林、水、牧各业关系,调整内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生态立县是改善古浪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我县是国家四十三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八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是典型的生态制约型农业大县。依其自然地貌特征,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南部山区、北部沙漠和中部绿洲三大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甘肃省的主要地貌类型和气候特征。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全县林业发展的决定》的五年来,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指导思想,点、线、面结合,封、造、管并举,乔、灌、草兼顾,多林种复合,多树种搭配,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配套,实行山、川、沙综合治理。完成人工造林28亩,植树5200多万株,封山育林18万亩,封沙育草60万亩,新增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底的6。06提高到7。26。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在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未完,全文共6356字,当前显示9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