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要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一、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是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客观要求。

1、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

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广大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在领导国家的过程中正确掌握和使用国家公共权力的能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用来做好事,服务于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使命,滥用权力会导致谋取私利,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要避免权力腐败,必须对权力行使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有多种渠道和类型,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等。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对权力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人大监督的法律性和权威性,对促进和提高党执掌国家权力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是实践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党在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实践这一执政理念,就是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执政为民,关键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人大监督的合法性来源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人民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由于其整体上具有抽象性,必须通过权力机关的监督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这里,把国家的公共权力置于民选的代表机关手中,既统一于权力的本源,又与权力的目标相吻合,成为最有力的监督,它能够对“一府两院”实施宪法和法律、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能够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按照法律规范办事的情况进行监督。由于其监督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成为人民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成为党实践执政为民理念,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未完,全文共8055字,当前显示14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