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由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改革试验区。两个试验区建立20年来,始终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试验区建立20年之际,总结回顾两个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距省会贵阳216公里。现辖毕节市、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黔西县、大方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8个县市。全区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731.12万人。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科学发展之路,成为欠发达地区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
(一)探索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1.毕节试验区建立前的状况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建立试验区之前是贵州省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未解决温饱人口达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人口自然增长率21.29‰,森林覆盖率仅为8.53%。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毕节地区生态恶化、人口众多,严重遏制毕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迫使陡坡开荒,林、灌、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靠政府救济为生。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毕节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毕节试验区的建立
1986年4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专程到赫章县海雀村调研,他挨家查看、嘘寒问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多方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把握毕节地区贫困的由来和症结所在,胡锦涛咨询了历任的党政领导,听取各厅局汇报,与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后达成共识,形成了建立毕节试验区的初步设想,并就这一设想向专家学者作了咨询,向党外人士进行了通报。
1988年1月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反思,提出了用灵活的梯度政策来弥补日益扩大的效益差距,探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以改革统揽全局,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灭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这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富有远见的改革构想,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班人的赞同,得到了毕节地区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1988年3月9日,胡锦涛主持召开贵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意见(讨论稿)》,决定修改后上报国务院,申报建立毕节试验区。
(未完,全文共23350字,当前显示14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