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胡总书记中央党校6.25讲话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呼唤民族生态道德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又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生态道德是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最近太湖蓝藻影响了无锡市几百万人的饮用水。民族生存正在急切地呼唤民族生态道德。因此,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绿化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自觉遵循这条重要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都知道,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是森林孕育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森林为早期人类提供了隐蔽的住所、丰富的食物、遮体和制造工具的材料。人类祖先是逐步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无论是亚洲还是非洲古猿,大多都诞生在于森林环境中,生活繁衍在茂盛的原始森林中。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华文明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态文明的演变。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里的文物考古证明,远古时期的森林养育了中华先民。在中国古代的周秦时期,西北地区林草茂盛,秦陇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衰落的根源。回顾历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发祥地,都曾经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方,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了古文明的衰落和转移。古巴比伦文明诞生在沃野千里、林海茫茫的两河流域,由于大量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原来大片森林、草原变成沙漠,古巴比伦文明因此而衰落。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森林和草原的消失使尼罗河文明消失下去。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30xx年就在印度河流域繁荣起来。但随着森林砍伐、草原破坏、人口增加,大片土地成为沙漠,印度成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目前,全球沙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陆地总面积的l/4,有ll0个国家受到危害。这就是说,地球上已经有l/4的土地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了文明的转移、政权的衰败和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历史上,还没有任何灾害能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与恶化还处于相持阶段,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荒漠化面积依然很大,生物多样性依然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还没有根本扭转;水资源危机已使全国100个城市严重缺水,15%~20%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受到生存威胁;大多数江河湖泊受到不程度的污染。群众编成顺口溜形容20世纪河流污染的严重程度:“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由此表现了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进入21世纪,水污染使有关城市饮水连连告急。


(未完,全文共4450字,当前显示14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