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四章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第四章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教学目的】

本章讲授词的本义与引申义问题。词的本义与引申义问题,既是重要的语言问题,又与阅读古籍有着密切的联系。古籍中的许多字词,常常使用它们的本义,或使用其较早的引申意义。学习本章,要让学生理解本义与引申义的内涵,掌握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与分析引申义的方法,以提高其语言的分析能力与阅读古籍的能力。【基本概念】

本义引申义直接引申间接引申【基本理论】

怎样探求词的本义。探求本义应注意什么问题。

词义是怎样引申的。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应注意什么问题。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是什么。【重点难点】

本义及其本义的探求【教学方法】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所用课时】

2学时【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本义及其本义的探求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词的书写形式(字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益:本义是水溢出。字形从水从皿。《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复习“古今字”)探求本义的步骤:第一步:分析字形

1、利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

2、结合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分析汉字的形体。斤:《说文》:斫木斧也。象形。戒:《说文》:警也。从廾、戈,持戈以戒不虞。刃:《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按:一点为指事符号,指出刀刃部位)適:《说文》:之也。从辵,啻声。第二步:考核文献

1、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解释。2、看看古代文献中是否有这样的用法。向:字形分析象房屋墙上开的窗子。文献:《说文》:“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引:字形分析象弓,弦已拉开。文献:《说文》:“开弓也,从弓、丨。”《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实践。让学生试着来探求几个字词的本义。


(未完,全文共2253字,当前显示7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