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和谐社会条件下监狱执法理念的思考

和谐社会条件下监狱执法理念的思考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必须确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更具科学、人性、全面的监狱执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加强监狱法制、

队伍建设,加快监狱改革进程,促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刑罚执行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就监狱机关如何适应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指导,树立监狱正确的执法理念,在确保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重要作用,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监狱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职责

(一)监狱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对罪犯实施有效的监管,使之不能继续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因而是社会的一道特殊的防火墙,对社会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保持监狱安全稳定,无论是从监狱自身发展的角度,或是从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角度,都是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严格依法行刑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提高司法效率,做到公正司法。监狱执法是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刑事司法过程的最终效果,影响着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因此,严格执行刑罚,是监狱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文明管理和重视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监狱管理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善的重要窗口。我国监狱历来重视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罪犯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在体验监狱文明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消减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其亲友和社会公众也会从中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体会到全社会人权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对排除消极抵触情绪、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监狱正确的执法理念应包含的科学内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它具有客观基础,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先天和超验的东西;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然的或

普适的;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和永恒不变的。监狱的执法理念是监狱工作者或者监狱警察应具备的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它也是具体的、发展的,具体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就是要以《监狱法》为依据,适应监狱体制改革需要,体现惩罚与改造人的宗旨,体现执法为民的要求,体现监狱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建设的原则,努力提高监管改造质量,为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努力和贡献。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监狱执法理念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必须体现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宗旨

《监狱法》第一条明确规定:


(未完,全文共6764字,当前显示13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