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宣城人应该知道的宣城事

▲春秋末期,始定地名\爰陵\名由失考)。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领辖地。秦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正式置县,县名爰陵,治所设今城关镇,隶属鄣郡。

▲秦末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率楚兵伐秦,路经境内驻营于城东南峄山(今峄山乡)。邑人于峄山项家冲建立项王庙,历代均有题咏。西汉

▲元封二年(前109),县名改称\宛陵\。以县治位于宛溪河滨,陵阳山巅,取山水首字定名。同年置丹阳郡于宛陵,郡、县同治于今城关镇。此为宣境设郡之始。新莽

▲天凤年间(约11),县名改称\无宛\,名由失考。东汉

▲建武元年(25),县名复称宛陵。

▲余姚贤士严光(字子陵),时隐居城南,常垂钓于县城南郊响潭,其坐钓处后人称之为\严子钓台\今茶厂后响山东麓深潭处)。

▲永嘉元年(145)夏,山越陵宫等兵围宛陵,火烧亭寺。郡守江汉督兵击散。▲建安九年(204)秋,孙权之弟孙翊在宛陵被叛将妫览等杀害,并欲率其部投奔刘馥。孙权获悉后,率部从椒丘(今江西新建)赶至宛陵平息叛乱。▲建安中(约207上下),孙策平定邑境。孙权住守时,被数千山越围困,大将周泰奋力护权突围,泰身受重创十余处。孙权\解衣敬酒\典出于此。▲延康元年(公元220),析宛陵东南境地置宁国、怀安二县。三国

▲孙吴嘉禾中(233年上下),东吴大将丁奉(字承渊)于境北金钱湖(今水阳镇地带)督工围湖垦田,名以\金钱圩\今金宝圩之雏型),此为境内有圩田之始。▲孙吴赤乌二年(239年),境北龙溪(今水阳镇)河东,建七级砖塔一座,名以\龙溪塔\。此为境内有塔之始(据传,塔之前身为丁奉督工围湖之嘹望台)。西晋

▲太康二年(281),新置宣城郡于宛陵。郡、县同治于今城关镇。▲永平元年(291),境北90里(今雁翅乡境)建佛教净国寺一座。此为佛教传入境内最早之见载。

▲永宁元年(301),城内东门建寺院一座,名\永宁寺\,(唐改称开元寺,宋改称景德寺),此为境内历史之久,规模之大的佛教寺院之最。

▲永兴二年(305),郭璞(字景阳)任宣城郡参军,于永宁寺侧建九级砖塔一座(今东门宝塔),此为境内最高之砖塔。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郊昭亭山,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东晋

▲建武初(约320上下),建业(今南京)建都,宛陵为京畿之区,中原人士大批移寓境内,致使商贸日盛。当时,邑人\竟商贩不为田业\。

▲咸和二年(327),桓彝(字茂伦)出任宣城内史,依托陵阳山势,兴筑城垣。总长七里许,时称\子城\。此为宛陵最早之城池。▲咸和四年(329),境北水阳镇侨置逡遒县。南北朝

▲刘宋元嘉元年(424),范晔(字蔚宗)出任宣城太守,于任期内撰就史学名著《后汉书》。

▲南齐建武年间(494-496),谢朓(字玄晖)出守宣城郡,首作《游敬亭山》诗。使敬亭山声誉渐扬。后人有咏敬亭山诗称:\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名声齐五岳\。

▲粱天监九年(510),宣城郡吏吴承伯谋反,杀郡守朱僧勇后潜赴吴兴。城中大乱,数日方平。

▲陈天嘉元年(560),高州剌史纪机,起兵叛陈,攻据宣城。旋被陈军击散。隋

▲开皇九年(589),省境北逡遒、境西宣城、当涂及东南境宁国、怀安诸县并入宛陵,县名改称宣城。宣城郡改称宣州。州、县同治于今城关镇。▲开皇十二年(591),宣州剌史王选于晋筑\子城\基础上增拓城池,总长三十里,时称\罗城\。并建济川、凤凰二桥横跨宛溪河,唐李白诗\双桥落彩虹\即指此。

▲大业元年(605),宣州复称宣城郡,治所仍旧。▲大业十四年(618),梅知岩起兵据占宣城,后归附于唐。唐

▲武德三年(620),新置宣州总管府于县城。复析东南境地置宁国、怀安二县。


(未完,全文共15126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