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李源,陈琴,张述林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12)

摘要: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迅猛,但一些地区出现盲目发展的现象。文章从发展推动力、资源性质与游客感知、开发依托、经营方式等四个方面对以往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做出总结性概述,并提出旨在促进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的意见。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250(2013)06

收稿日期:2013-10-25

作者简介:李源(1987-),男,河南平顶山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开发。

引言

乡村旅游在国外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但乡村旅游的大规模开展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开发模式多样化,显示

[1]

出现代乡村旅游文化的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国内乡村旅游由于政府的推动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以河北省因外事活动的需要开展乡村旅游为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乡村旅游开始普遍发展,主要推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在城市周边和景区周围形成依托型乡村旅游,以农户独立经营为主要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作用,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依托于景区、城市、高科技农业、度假、休闲、科普等,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发展局面。

随着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的迅速开展,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较多成果,特别是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但是较多学者只针对该研究领域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至今未有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总结。鉴于此,本文从不同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概述,旨在推广先进的、成功的发展模式经验,以期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1从发展推动力视角概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较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初始阶段多采取的政府推动模式,即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把乡村旅游当做公益事业或政治任务来发展,政府参与规划、管理、经营与营销等活动是其典型特征。戴斌等(2006)从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入手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归纳

[3]

为政府推动型(含旅游扶贫型)、市场驱动型和政府干预与经济结合发展的混合成长型。周娟(2008)归纳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类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乡村旅游

[4]

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必要性,并创新研究了政府主导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文军(2003)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模式有政府投资开发的公有模式、政府出资金与村民出资源的合股模式、政府主导和协调并由外来或本地投资商投资模式、政府主导后外来或本地投资商与当

[5]

地村民合作合股模式等四种模式。邹再进(2006)认为从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

展的关系来看,欠发达地区宜从“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开始,逐步向“资源环境——社

[6]

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过渡。

但随着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减弱,市场成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力。叶红(2007)对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做了研究,认为地域文化对休闲偏好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条件、成都市已进入休闲旅游消费的膨胀阶段等方面导致市场

[7]


(未完,全文共7909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