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泰顺县工业发展情况调研

泰顺作为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几经努力,工业经济已经步入成长的关键期,怎样立足实际,找准基点,加快发展。为此,最近我们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县的工业作了粗浅的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泰顺工业主要分布于电力、竹木、矿石、食品等传统工业和新培育、引进的橡胶、不锈钢泵阀、铝合金加工、机械包装等10多个行业。目前,划归工业范畴的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户、加工点共1300多家。据统计局最近刷新数据表明:全县工业企业275家(新引进未投产的和竹木、石材加工点未作统计),其中国有、集体的37家,民营242家,中外合资2家,其他联营4家;规模以上27家;按行业分,竹木行业51家、石矿业63家、水电业98家(另有个体水电站16家),其他行业43家。2005年工业总产值10.9亿元(不含新招企业),同比增长28.53%,占工农业总值的56.5%。销售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7.1%,产销率97.13%;出口交货值1.4亿元。从目前发展的态势看,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县城经济正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生态工业方向发展,工业经济地位明显提升。泰顺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大规模发展工业一直成为“禁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研究和领导,及时提出并实施了“工业兴县”战略,明确了招商引资在泰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台了推动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有力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推动了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主导型向生态工业发展转变。

第二、民营经济成为工业经济的有力支撑。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工业企业,民营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据统计,去年18家骨干工业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16家,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占75%以上。

第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规模效益突现。众多骨干企业通过扶持培育,从小到大,涌现出了白云、利众、泰星等一批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的较大企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了“双增”,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明显增多,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37.1%,占工业总产值的48.2%,占据了国民经济的近三成;二是随着招商引资的深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明显增多,截止目前,新引进28个工业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有5家,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占90%。

第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领域正在扩大。全县已经打破了以水电、竹木、矿石、农产品加工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和橡胶塑料、铜制品为主的产业格局,正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不锈钢泵阀、铝合金加工、汽配、机械包装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工业领域,形成新的产业格局。随着招商引资成果的扩大,县域经济对本土资源工业的过渡依赖性正在悄然减弱。2006年前三季度通过招商引资增加的产值达1.34亿元,相当于四大传统产业中的水电、竹木、石矿业齐衡,是食品加工业的近10倍。

近几年来,泰顺工业能够稳中有升,保持较快增长,一是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瓶颈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二是工业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设县级工业基地2个(彭月、交洋),总面积3500多亩,现已入户企业近40家,成为我县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活力的新发展区域。三是招商引资的推动,截止今年9月,成功引进工业项目28个(其中彭月产业转移基地落户23个),合同资金8.2亿元,共到位资金1.73亿元。已建成投产的4家,在建20家。另外,还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工业企业的升级替换,加快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未完,全文共6645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