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邮递通信史的学科建构之探讨

论文关鍵字:邮递

史学科建构

“邮递通信”的概念,过去提得较少。尽管有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邮递通信”这一词汇,但沒有引起重视或探讨,“中国邮递通信”更没有形成一个学科系统。本文旨在初步对中国邮递通信系统及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进行探讨思考,以期引起中国邮政史学界及集邮界的关注。该课题的探讨和研究,将会有助于对邮驿与邮政的关系之认识,有助于理顺上各个邮递通信组织之间的关系。

中国邮递通信,作为自古以来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国邮递通信史,作为一门学科,就是要对中国邮递通信的客观发展过程进行和认识,同时探究其发展规律,进而编撰出中国邮递通信史著作,以服务于。尽管中国邮递通信发轫于古代商周时期,历史悠久,历代各省各县的志书中多有记载,然古代国家邮递通信名曰“邮驿”,人们只注意到有邮驿通信,近人只知有邮政通信,另有民信局等。殊不知,邮驿、邮政、民信局等通信均隶属于邮递通信系统,均属于邮递大家族。时至当今,人们却意识不到“邮递通信”这门学科的存在,意识不到“邮递通信史”学科的存在。所以,应尽快建构起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体系,并展开研讨。本文就中国邮递通信史的学科建构有关问题初试探讨。不妥之处,愿聆听赐教。

在当代,人们对于“邮递通信”这一概念提之甚少,即或提到,也没有将其作为实体概念。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当代的“邮递通信”唯独只有“邮政”一种形式,干脆直称“邮政”。从历史上看,“邮递通信”具有多种形式存在,如邮驿、文报局、麻乡约、民信局、侨批局、信客等,这些都是“邮递通信”的实体。如果邮政不是国家专营,近代的一些民营邮递业一直延续至今,甚至邮驿也延续至今,各行其职,“邮递通信”恐怕还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还会是一个邮递大家族。“邮递系统”也会像社会上的“系统”一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独立系统。“邮递”如同“金融”一词,都是宏观概念,“邮递业”和“金融业”都是宏观概念,“邮递通信”也是一种宏观概念。什么是“邮递”。什么是“邮递通信”。什么是“邮递通信系统”。“邮递通信”的概念是否存在。“邮递通信系统”是否成立。“邮递通信史”能否成为一门学科体系。这些问题都是应该进行探讨的。特别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是应该认真研讨的。

所谓“邮递”,就是通信部门进行的实物信息传递,如信件、公文等传递。所谓“邮递通信”,就是以实物为载体的有组织的信息传递活动,如邮驿、民信局、邮政等均属于邮递通信,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所谓“邮递通信系统”,就是所有的邮递通信组织按一定的关系有序地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邮递体系。这个邮递体系,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邮递体系,二是民营邮递体系。国家邮递体系包括邮驿通信、文报局通信、邮政通信;民营邮递体系可包括私邮通信、驿驴通信、麻乡约通信、民信局通信、侨批局通信、信客通信等。这两大邮递体系就构成了整个的邮递通信系统。该邮递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具体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邮递通信自身的发展史。中国邮递通信史,就是对邮递通信发展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其研究对象自然是邮递通信自身的历史,其研究任务就是要清理总结邮递通信的历史遗产,叙述邮递通信的发展过程,揭示邮递通信的发展规律,为现实的邮递通信(邮政)提供资鉴,促进现实邮递通信(邮政)的更好发展。中国邮递通信史的研究范围,首先是中国邮递通信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性;其次是中国邮递通信跟其他通信的关系;再者是中国邮递通信跟历代社会的关系;还有中国邮递通信跟世界邮递通信的关系。


(未完,全文共7617字,当前显示14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