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

【摘要】

众所周知金融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活了,则经济的一盘棋都活了”。随着中国加入wto,在金融领域我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毫无疑问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与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与教育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素质教育,并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分析。

【关键词】

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1重新确定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以“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为指导,逐步向深层次发展。其中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与金融在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无关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必须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的确定,犹如厂家对自身产品规格、型号、功能、质量、包装等各方面的控制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产品能否实现“惊险的一跃”——转变为货币,同样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服务于社会,为市场所欢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类学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管是哪一个层次一般都定位于为政府、国有企业培养经济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确立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我国的金融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环境中发展的,没有真正完全与国际接轨。其次,高等教育尚属精英教育阶段,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生一般都按计划统一招收、录取,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后有城市户口并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计划分配到与专业对口的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再次,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都按部门、行业划分得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本专业政策、制度、规定、计划编制的执行、管理方法与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那时高等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政府主导性、专门性与计划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与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已确立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标,并且处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一体化世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40%,并且我国已加入wto,所以我国的经济会越来越成世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越来越作用于宏观调控方面,许多国企退出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以历史上空前的规模与年俱增,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这与从前坐享“天之骄子”的情形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金融教学的培养目标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2应以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


(未完,全文共4319字,当前显示11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