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思索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出现过两次恶性通货膨胀,一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1923年德国的纸币马克流通量达到496×10[18]天文数字(注:《简明金融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价格指数由1922年1月的100上升到1923年11月的10[13](注:[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页。),另外一次则发生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后几年(1945-1949),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金圆券的发行量折合法币高达2,038,374,000,000亿元,上海的物价总指数由1937年6月的100,上升为36,366×10[11]。这两次通货膨胀都被作为恶性通货膨胀的典型例子载入史册,成为世界货币史上的两大恶梦。本文试就国民党政府严重通货膨胀的特征与成因作一分析。

一、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

何谓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学界似乎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或令人满意"的定义,萨缪尔森、米尔顿。弗里德曼及laidler和parkin四家的观点是目前公认比较权威的解释。萨缪尔森对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在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上升……的时候出现通货膨胀"(注:[美]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366页。)。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永远是个货币现象,过多地增加通货量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注: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111页。)。laidler和parkin则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等价地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注:[奥]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页。)。综合他们的论述,通货膨胀即通货供应量过度增加,物价持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而恶性通货膨胀,则是一般通货膨胀在程度上的恶性发展。证诸国民党政府1945~1949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我们或可获得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


(未完,全文共6467字,当前显示8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