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学习考察五水共治情况报告

2017年3月4-8日,我参加了**区党政代表团赴**县考察“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成果。在4天的时间里,我边走边看,边听讲解,应该说对**县的“五水共治”有了些初步了解,也有些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一、**县环境污染与五水共治情况

**江源头在浙江**县,蜿蜒三百里后汇入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水晶加工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引入**,发展最繁荣时,共有2万多家水晶加工户,国内80%以上的水晶产品出自**,**有“水晶之都”美誉。但是,当璀璨的水晶装点了外面的世界时,**的山水却因常年累月的水晶作业而蒙尘纳垢。

那时,**每天有1.3万吨水晶废水、600吨水晶废渣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排,导致固废遍地、污水横流。数据显示,治水前,**共有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全县85%以上水体受污染,而**人的“母亲河”——**江更是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为劣Ⅴ类。

2006至2011年,**曾两度启动水晶污染整治,但均以失败告终。2013年2月,浙江温州商人金增敏因老家河流污染严重,发微博称“如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就拿出20万”,此后全省各地“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呼声不绝于耳。2013年3月,上海黄**出现大量死猪,其中许多猪的耳标均显示来自黄**上游的养猪基地浙江。两件事的相继发生,引发浙江政府部门和民众对水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热议。2013年4月,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明确要求,**治水要为浙江全省治水撕开一个缺口,树立一个样板。2013年6月,夏宝龙书记来到**调研督办水环境综合整治过程,打响了浙江“五水共治”的第一枪。

五水共治以来,全县投入治理资金50亿元,累计关停污染水晶加工户19680家,拆除违法建筑2.04万处;先后关停并转印染、造纸、电镀企业23家,依法取缔废旧塑料、铅酸蓄电池等非法加工点360余个;共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754家,减少生猪6.1万余头,非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废物全利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65起,行政拘留326人,刑事拘留77人,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通过三年治水拆违,当地岸上污染源被切断,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水质改善立竿见影。2015年底,**22条劣Ⅴ类支流全部消灭,全县51条支流中优于Ⅲ类水质的达到42条,连续两年捧回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2016年4月21日,环保部在**县召开了全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水环境综合治理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浙江旅游十佳发展县”。

二、五水共治的具体做法

(一)层层发动动员,全民治水,不让一个人缺位

该县从以往多次整治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凝聚全民共识、动员全民参与”是**“五水共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县委、县政府以重整山河的巨大决心和勇气,层层动员、全面发动,形成了县、乡镇/街道(部门)、村(社)、群众四级共同参与的大好局面。

第一,领导干部领衔治水。为保障治水工作顺利开展,该县成立了“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和15个专项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和组长都由各县领导担任,组员由各乡镇(街道)、县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四套班子成员全部上阵,相关领导都带工作组下一线的工作局面。


(未完,全文共4291字,当前显示13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