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域文化特性及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该文以潮汕地区中国画家为研究中心,以历史渊源和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这一地域中国画家的总体风格、个性气质,挖掘其地域特色,凸显潮汕地区中国画家人才辈出、绘画风格独特。

关键词:潮汕地区;中国画家;地域文化

潮汕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文化底蕴深厚。历经多年的发展,潮汕地区形成了以孙裴谷(1891—1944)、王显诏(1902—1973)、佃介眉(1887—1969)、王兰若(1911—2015)、刘昌潮(1907—1997)、林受益(1901—1990)、陈大羽(1912—2001)、范昌乾(1908—1985)、陈文希(1906—1992)等为代表人物,以守传统、崇写意等为特点的中国画家群体。该地区中国画家群体师承关系、人文传统、创作特点、艺术风格等相近,是一个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国画家群体。从清初开始,潮汕地区中国画发展迅速,至清末形成了文人画风格和平民化意识的特点。潮汕画坛的近现代画风开拓者孙裴谷成长于此期间,他自幼跟随同邑画家林亦华(不详)、林伯虔(1848—1909)等学画,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后与海上画派诸家交流与学习,上海之行使孙裴谷的艺术生命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返回潮汕地区后,他将沪上学习到的艺术交流活动、美术教育等理念积极推广;同时,设帐授徒、编印画册。如,他在汕头设立谷园画室、出版《岭东名家画集》等,改变了潮汕地区传统师徒传授的教育方式,为潮汕画坛培养了大批人才。20世纪20、30年代,潮汕地区的青年画家纷纷远赴沪上等地学习,特别是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为潮汕地区培养了数百余人。这部分人学成后大多返回家乡执教,如王显诏、林受益、刘昌潮、王兰若等,他们致力于表现潮汕地区浓郁的生活气息,注重传统笔墨,画面色彩鲜艳浓烈,让潮汕画坛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提及广东中国画,一些人以岭南画派概括广东画坛,忽略了其他绘画流派的存在,对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研究不够深入。如今,经历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其中林丰俗(1939—2017年)、林墉、许钦松、方楚雄、杜应强、陈政明等大批潮汕籍画家成为当代广东美术的中坚力量,他们继承潮汕传统文化,兼顾时代需要,潮汕地区中国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一、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地域文化特征

潮汕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包含方言、文学、建筑、工艺、宗教、民俗等,其中贯穿着中原儒家文化和潮汕海洋文化的痕迹。因此,其艺术审美表现继承传统儒家的审美观念,即追求精致、典雅之美;而海洋文化作为补充,特定的风土人文自然而然地折射到绘画创作之中,形成了地域性中国画风。

二、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艺术特点

潮汕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孕育了潮汕地区中国画家的共同特色,更贴近中国传统儒商文化和人文艺术;在现当代,潮汕地区中国画家各自有着独特的绘画主张,其艺术特点有意无意地融合了潮汕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自然风景。


(未完,全文共3804字,当前显示11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