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

银行改革的两难与外资引入

银行业的技术特点形成了经营风险大、道德风险大和危害风险大等三大风险,也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对外部制度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就中国的银行业而言,无论是从银行内部而言,还是银行业的外部环境,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导致了银行业改革进程中遇到了两个两难:效益与风险的两难和快与慢的两难。

1、对内开放中效益与风险的两难

银行业对内(如民营银行)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和制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没有减小,反而加大。但如果银行业不开放,则不能形成竞争的市场,无法促进国有银行的改造,提高效益,从而形成了第一个两难。

从目前看,国有银行具有低效益和低风险的两低特征。由于国有银行为国家所有,其行为不是商业化模式,很容易受到行政干预,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同时,又由于有国家做靠山、软预算约束,导致国有银行的自我改造动力弱和低效益。

相比之下,民营银行具有高效益和高风险的两高特征。民营银行的产权明晰,采用商业化经营模式,其效益相对于国有银行要高。但同时,民营银行的风险也大。民营银行的盈利动机十分强烈,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大、社会信用低、不良外部效应难以控制等问题。民营银行对外部制度环境的要求最高,因而对银行业的改革不能先制度而行。

其实,即使制度环境完善,银行产权明晰,当银行只具有有限负债能力、存在道德风险及信息不对称时,经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人模型表明,人们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可能只是次优,而不是最优。因而,银行业不开放所形成的低效益与开放后可能造成的整体风险构成了银行业改革的第一个两难:效益与整体风险的矛盾。

2、快与慢(银行业改革的紧迫性与制度建设的长期性)的两难

银行业改革要求紧迫,需要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银行业改革拖的时间越长,改革成本越高。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今后四家银行每年将新增1万多亿元贷款,每年需增加500到800亿元的资本金和准备金。这意味着银行业改革每推迟一年将增加500到800亿改革成本,况且还要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根据wto的有关协议,自2006年起,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所有地域限制和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等。这两个方面都说明中国的银行业改革要快。但是银行业的改革是无法脱离现有制度环境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制度转型。因此,银行业改革的迫切性与其制度环境建设的长期性构成了银行业改革的第二个两难:快与慢的矛盾。


(未完,全文共3195字,当前显示10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