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企业品牌延伸

1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是品牌延伸的前提

针对所有开放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程度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环境、手段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客观现实。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产品本身进行竞争,还包括品牌的竞争。品牌延伸的优劣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时就曾讲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事实上,世界许多知名企业,无一不是把品牌发展看成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优先战略,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最终占领市场。例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却在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时或缺乏对未来市场的分析、判断;或不是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投资失误,导致品牌战略失效。如曾经斥巨资得到中央电视台“标王”称号的秦池酒,虽一度引起轰动,但最终还是偃旗息鼓。以“黑胡椒牛肉面”占据市场领先份额的美厨,面对“康师傅”、“统一”等众多产品的竞争,不能及时推出新产品及适当营销策略,最终被市场所淘汰。相反,如果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那么,其延伸战略就能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这方面,不乏有成功的案例:西门子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采用品牌延伸的高端战略。2002年推出了具有“零度生物保鲜技术”的冰箱,直到七年后的今天,这项技术还是西门子冰箱的卖点。2008年,西门子又在安徽滁州投入对开门冰箱生产。还有,西门子冰箱在价格体系上进行分“上班价”与“休息价”。周一到周五,西门子冰箱的价格都会“标高”。一到周六、周日或者节假日,再把其价格“标低”进行“降价销售”。一项保鲜技术卖了七年,这种做法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西门子以市场需求为着眼点,通过高端品牌延伸战略,一下子号准了中国人迷信“洋品牌”的脉,在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市场上的第二大白电品牌。我国李宁品牌诞生于1990年,经历创业、高速发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阶段。特别是“金融危机”中出现长达26个月销售额负增长局面后,2001年揭开李宁品牌延伸序幕。2002年着手实施企业品牌延伸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先后与杜邦公司、施华洛世奇、米其林公司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闯出“品牌国际化”发展道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北京奥运会”品牌延伸战略。2005年无缘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后,转而于2006年与央视奥运频道签订协议:2007年—2008年,奥运频道所有主持人和出镜记者都将穿着李宁品牌服饰。2007年斥资3.05亿元人民币收购红双喜57.5%股份。红双喜是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器材供应商。李宁公司的加入,曲线实现了李宁品牌奥运营销,赢得品牌认知度。奥运会期间,巴黎市场调查公司益索普集团(ipsosgroup)公布其针对中国网民进行的“最喜欢的奥运会赞助品牌”调查数据,被误认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李宁”令人意外的排在第九位,而北京奥组委“明媒正娶”的合作伙伴阿迪达斯却名列第十七位。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中,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品牌延伸的落脚点


(未完,全文共4499字,当前显示12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