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医疗制度地区差异分析

1引言

目前,新农合制度主要是以县为单位统筹实施的,东、中、西地区在筹资水平、统筹补偿模式、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我国现代特有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新农合制度脱离不开各地经济社会存在差异的现实,在追求快速覆盖目标下,其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必然存在地区差异。长远来看,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趋势下,城乡医疗保障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最终实现医疗保障地区间均等化发展。因此,对新农合制度地区差异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完善新农合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长效的筹资机制,也为未来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提供前期基础资料。

2新农合制度的简要回顾和运行情况

2003年试点以来,新农合制度发展迅速,于2008年迅速覆盖全国,建立了全世界覆盖人数最多的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已逾十年,新农合由最初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发展成为目前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可以说,新农合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运行平稳。2011年,全国参合人口8.32亿,参合率97.48%,实际人均筹资水平246元,省、市、县和乡级住院的政策补偿比分别达到了45%、55%、70%和80%。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主要表现为:(1)筹资水平不断提高。2004—2011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总额累计5838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4719亿元。2011年,实际人均筹资水平为246元,比2004年增加了200元。(2)受益水平不断提高。2004—2011年,住院补偿受益面由3.17%增长到8.46%,次均自付住院费用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72.31%下降到28.92%,住院政策补偿比由2010年的57%增加到2011年的70%。(3)党和政府得民心。新农合保障了农民的健康权益,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参合农民对公共政策的满意度提升,对社会认同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政策认可和拥护,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正如部分学者指出的那样,新农合制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应,这要归功于基于制度与管理层面的不断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平台和管理平台上,新农合制度框架将不断完善[2]。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新农合制度发展必然存在地区差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实证研究

现阶段,新农合保障水平主要是由筹资水平决定的,而筹资水平又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体系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新农合制度地区差异的研究,既包括筹资机制的考察,也包括新农合保障水平的考察,还包括农户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分析。研究方法侧重于对比分析和统计数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未完,全文共4360字,当前显示11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