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对策研究

1三农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几个阶段,探索和改革的每一步,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农业经济支援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经济、城市转型促进农村发展,这历史性变化推动着新阶段农村的发展,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结束,现代农业新时代的到来。三农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济不足的问题,缺乏形成集约型农业生产机制模式;其次是城市农民工务工的现实存在,因为无城市户口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问题。此外,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地区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村人气不足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

2.1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不能形成制度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人均占有耕地约1020m2,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极小的生产规模,即便实现“微型农业”,农业整体的现代化也无法实现。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制度约束。据调查,农业大市的江苏省盐城市,303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就达19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4%,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盐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数为87万人。他们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职工的1/4,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依法有序转让和形成规模经营。

2.2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


(未完,全文共2058字,当前显示6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