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农抑商的角度剖析三农问题

一、重农抑商思想的内容和对农民的影响

重农抑商的思想源自著名的商鞅变法。有关商鞅变法的内容,史书记载主要有:(1)建立以“什伍”为单位的户籍制度;(2)建立以户籍为基础的“告奸”、“连坐”制度;(3)奖励人口发展;(4)建立郡县制;(5)奖励耕织,发展农业;(6)重新规定田亩制度;(7)建立以军功为主的奖励机制,抑制贵族特权;(8)抑制商业的发展。

可以看见,商鞅变法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我们两千年来重农抑商的思想也从这里产生。所有内容都只是为了达成一种目标: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军事实力奠定物质基础。通过郡县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表面上农民获得了私人的土地,但实际上被牢牢束缚在简单的农业生产上,国家通过直接收缴可以廉价的进行物质积累,同时限制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手工业、商业等等,农民安身立命只能依靠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接受国家的剥削。所以在国家富强的同时,农民的生活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商鞅变法说到底只是在农业这个单一的领域内实行的结构性的调整,只是一种短期内为实现国君的强国称霸梦想而实行的一种策略和手段。

在这种政策下,虽然秦国国力迅速提升并且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商业发展受到极大伤害,商业化的停滞也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商业化能产生分工,这对农民财富的创造甚至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都十分重要。

由于在强国富兵这一点上的立竿见影的作用,重农抑商的思想不仅被历代秦国国君所继承,也被后来其他朝代效仿:抑制民间商业,通过政府进行商业获得垄断利润,同时用封建的土地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为国家积累财富。同样,这种制度缔造了中国封建时代的辉煌,但普通农民却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国家强大带来的福利。


(未完,全文共2505字,当前显示7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