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来自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的调查报告

农业税全免之后,乡镇改革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不可置疑的一个急迫而凝重的话题。乡镇究竟如何去改。改什么。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工作该怎么干。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做了一番调查。

周陵镇地处市区北郊的城乡结合部,有38个行政村,3万多人口,是渭城区最大的一个镇。早在2002年,该镇就大胆在镇机关干部中进行了改革,推行了“一分流、双选聘、三动态、四考评”的管理机制,改革在当时起到一定成效,但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特别是我省从今年起,全面实行免征农业税政策,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吃紧等老问题显得更加尖锐,更加严重。

人往哪里去。

“我们决定还是从‘人’改起”。镇长秦旭波坚定地说。周陵镇在册干部职工105人,对于同样是吃饭财政的渭城区来说,经济上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机构臃肿、冗员太多,是眼下乡镇政府存在的普遍问题,可真正要把多余的人裁下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周陵镇的领导费了一番脑筋:允许52周岁以上的干部提前离岗,腾出位子,让年青有为者一展身手,有8名干部主动离开了岗位;鼓励机关干部“下海”经商或自谋职业,政府每月给其发放60%的工资,第四年可重回机关竞聘。今年有8人签了“下海”合同;重新进行聘任,定编、定岗、定员,进行优化组合,对落聘者每月发放215元最低生活保障,有15人落聘;成立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设立8个岗位,与镇财政脱钩。经过一番改革,减员32人,只剩下73人。

镇机关设“一办三委两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农村建设委员会、经济发展委员会、民事信访调解委员会及财务管理中心和劳务培训中心,其他组织职能不变,人大、政协、妇联、共青团、工会、武装、老干老龄、统计工作由相关人员兼任。

机构重新设置后,一些上划转移的职能减掉了,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岗位减掉了,一些观念落后、工作滞后、服务意识不强的干部减掉了。


(未完,全文共2681字,当前显示8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