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性分析

摘要。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个政权,它的管理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密切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程度。本文全面查找了乡镇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国自加入wto近15年以来,中国经济不断的增强使得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对而言在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农村经济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镇政府作为领导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政权,也需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面临和接受新时代的挑战。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了中国总人口数约为13.6亿人,农村人口数约为6.18亿人,占据总人口总数比例的45.23%。相比以前的中国农村近9.2亿人口数来说,现在已经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的势头。乡镇政府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其能否到位、科学管理“三农”,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也逐渐走向国际化轨道,在新时期发展下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例如:乡镇政府的办事效率低下,无视基层民众的反应,行政人员的素质普遍低下,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等,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到乡镇政府的组织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影响乡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一个县区、一个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2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肯定的,且不可否认的,但联系一些与实际相关的工作中,当前乡镇管理“缺位”和“错位”并存。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完全到位,为“三农”服务能力较弱,降低了乡镇行政管理的办事效率。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1不明确的职责权限

行政职责与行政职权是相互产生和转换的,换句话说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如若在乡镇政府中实行的支配体制、分设体制、连任体制、独立体制,长期以往按照这样的体制运作下去,乡镇政府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组织法》中已规定了乡镇政府职权的权数,但实际中并非如此,而是双重管理,权责不明。一方面乡镇的职权在不断被削弱,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无穷大的责任,是一种典型的责权不对等状况。其中兽医站、财政所、水管站、农机站等是人权、财权、业务指导均归业务部门管理,责任归乡镇政府,有了成绩是业务单位的,出了问题就是乡镇的责任,使得乡镇对这些站所管理无从下手,致使出现了能管的鞭长莫及,想管的又爱莫能助的情况。县与乡之间关系形成了一种包含交叉关系,职权被上收,责任却下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实行“一票否决”制,使乡镇承担了与职权不相称的责任,难以调动和组织各站所开展各项服务,形成了管用脱节的现象。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既是政府管理者又是企业经营者,这就是所谓的政企不分。有的乡镇职能滥用,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在发生一些重大事故中欺上瞒下。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上级部门的职能广泛、设置不合理、不一致权责等。

2.2不合理的组织结构


(未完,全文共4244字,当前显示13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