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体系的构建

一、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解析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是为了检验理论教学内容和提高技能性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使之成为复合型应用性行政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优化师资队伍,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模拟与现实密切配合,形成“通识实践—认识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有机结合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通识实践通识实践指高校以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军训、“两课”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体育运动、参观企业等实践教学环节。通识实践不仅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对其专业素质培养也具有特别意义,如“两课”社会实践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了解社情、民情和国情,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政治制度与行政治理模式的必要性,正确看待诸如地方自治、间接民主、普选制等政治现象的利弊,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更有助于对公民社会、善治理论等现代公共行政理念的理解,了解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和运行机制。企业参观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和企业运营方式,完善行政管理知识结构和开拓视野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认知实践认知实践指通过参观、考察和开设讲座等形式,使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流程及其运行机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体验。认知实践教学应重点在大一、大二期间开展,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采用集体或者分组形式,由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见习单位开展为期一至两周的参观、考察活动。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主动观察学习,发问思考,实践指导教师或见习单位人员也应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回应。另外,聘请校内外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就自身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些经历和感悟,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设置、权责划分和运行机制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等开设专题讲座。认知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端正学习专业的态度,明确将来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并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解。


(未完,全文共4033字,当前显示9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