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域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一、承德地域旅游文化资源优势

承德地域旅游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基础雄厚。可以用“深厚、独特、丰富”加以概括。

1.承德地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承德是河北省北部独具风格的历史文化名城,延续五千年的红山文化,开创300年的山庄文化,纵贯古今,昭育后人。

2.承德地域文化留存丰富。承德地区有着悠久的文明,各个时期积淀下来的文物古迹非常可观,初步统计现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473处。总计馆藏文物8万余件。丰宁、平泉和兴隆等县留存有辽代的梵文、契丹文石刻,平泉县有元代的蒙文石刻;围场、丰宁、承德等县至今还有秦汉时期的古长城、古城遗址。清代文物古迹在承德地域不仅丰富,而且品质极高、驰名中外。世界园林精品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建筑形式融会了汉、蒙、藏等民族的造型艺术的外八庙环列在避暑山庄周围的皇家寺庙群,二者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发展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艺术之瑰宝。

3.承德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独特。承德从史前起就是中华北方游牧文化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交错区域、多民族聚居的格局形成了活跃的民族大舞台。承德地区汉、蒙、满、回等13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千百年承德各族人民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和睦相处、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承德世居的各民族都有特定的民族个性,例如满族则以牧猎和农耕文化并举,回族以饮食文化为特色,蒙古族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各民族都有独特的宗教文化等等。这里的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各民族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环境多角度、多方位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使少数民族文化中有汉族文化的成分,汉族文化中也有少数民族文化成分。因而具有多样融汇吸收兼容性的文化特异性。特别是清代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还有木兰围场、喀喇河屯等一系列塞外行宫等在内,又是独特的皇家文化的代表作和载体。总之,皇家文化、宗教文化、多民族文化构成承德地域文化总的基调,成为承德历史文化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承德地域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金严重不足。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否则就无法加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步伐。虽然承德市政府下了很大力量,但由于承德经济基础薄弱,受承德市整体经济实力的限制,资金短缺成为困扰我市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大难题。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只有单一的政府投资,同时投融资体制和政策尚不完善,多元化投资主体不到位,没有形成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的投融资渠道。而政府对遗产地保护和研究利用的资金投入相对来讲严重不足,致使市内热河文庙、凌霄观、书院、考棚等古迹无法得到重建和修葺。

2.专业人才匮乏。继承和弘扬承德历史文化,专业人才是关键。现承德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稀缺,尤其是奇缺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因文物资源开发方面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古籍整理人才、图书馆专业人员的长期缺乏,严重制约着对承德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整理、利用以及促进承德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发展大市的转变。


(未完,全文共4037字,当前显示13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