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一)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2010年末,全县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并延伸建成京星农牧场文化站,总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完成资金投入300余万元,发放和配送了累计500万元的文化设备。同时,在乡镇文化站建设了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室配备电脑20台,4兆宽带接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结合农村(社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组建了6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相应配送了投影机、服装、电视音响及电脑等文化活动设备,在5个乡镇的16个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每室配备电脑5台,为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全民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体系。目前,全县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镇)、村(社区)的三级网络,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梯队建设逐步规范,从业人员日益壮大。挂牌成立了贺兰艺术团,组建乡村、社区民间文艺团队15支,全县已形成了以县艺术团为龙头,其他民间文艺业余团体为主体的文艺创作演出的发展态势,队伍人数达500多人。组建了200余人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种”文化的主力军。

(三)重心下移的公共图书馆总分管体系。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对农家书屋的要求,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72家农家书屋,完成建设投资144万元。同时,完成配套图书10万册,配送科技光盘7200余张,全县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四)高效运行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依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共享的方式,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自2005年以来,已建成了以县支中心为主导,下设7个乡镇场基层服务中心,以及62个村级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三级网络,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同时,县图书馆成功开通了宁夏图书馆数字平台和本地数字资源网,成为全区第一个在电子阅览室就可以同时进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宁夏图书馆数字平台和贺兰县图书馆视频资源浏览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未完,全文共3477字,当前显示9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