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领导集体的执政宣言

当全世界华人都在关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时候,10月14日,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此前结束。

两件事情相继相续并非巧合,“神舟”飞天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三中全会则更多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对还未克服的困难。

尽管一次会议作用有限,但三中全会开幕前后,海内外人士还是给予许多期许,并作出各种解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的政治运作规律,一中全会的主题一般是人事安排;二中全会主要是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做准备。

“只有到了三中全会的时候,新一届领导人才更加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执政方略。一定意义上,三中全会历来都比较重要。一些重大的决定也多在三中全会作出,此次三中全会展示了新领导集体的经济方略和执政意图。”一位专家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次会议是新领导集体的一个执政宣言。”

本报记者在会议结束后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试图对此次全会进行多方位解读。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继续

在开会之前就已经公布的议程中,备受各界人士瞩目的是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国内外许多传媒给予了积极评论,年届七旬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将之概括为“述职”。

对“述职”的理解,政治学学者毛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央全会主要是回顾成绩,布置工作,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而述职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模式。

“述职的制度意义是使得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更加负责任,有利于党内中、下层对高层进行监督,在集中开会的时候有助于表达各种不同意见。”毛寿龙说。

负责培养民主党派高级干部的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则认为,这是执政党高层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新举措。

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代表大会闭会后由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中央委员会闭会后,由中央政治局行使中央委员会的权力。

“马克思就是这么讲的,列宁也说,党内所有领导都是民主选举产生,要作报告,而到了斯大林时代就倒置了。”

“如果权力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使权力失去监督,失去制约,缺少纠错机制,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得不到保证。”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著名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身体力行,带头退休。目前,退休制度和任期制度已经建立起来,而如何对党的高层领导,尤其是对中央政治局进行有效监督则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次全会作出了新的努力。

叶笃初曾参与十六大修改党章的工作,“十六大修改党章专门增加了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内容,各级党员和党组织都要接受监督,也就是说没有例外。”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纪委全会上,作为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表示,要自觉接受全党同志的监督。一位中央纪委的官员向记者透露,正是因为高层领导人有这样的表示,从而使得《党内监督条例》制定程序得以启动。


(未完,全文共3849字,当前显示12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