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建设研究

内容提要。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这个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略思想文化发展战略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认为无论是革命战争、社会改造,还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思想。他的一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宝贵财富。例如,他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思想,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以及繁荣文化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为我党全面认识与把握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遗产。这些具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系统性的文化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这个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发展(1978―199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了调整,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丰富了毛泽东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了基本的战略框架。

1、战略方针。“二为”方向的调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工作要“为人民大众(工农兵)服务”。这个方针指导了抗日战争后期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创作的发展。但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关于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的提法,是不确切的、片面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随后演变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不准确的口号连同文艺政治标准和人性阶级性的不确切提法,对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在文化领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作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经常地对文化工作者和文艺作品发动一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批判,“上纲上线”;否定文化工作的主流和成绩,认为在文化思想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因而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这也是导致十年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完,全文共8344字,当前显示13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