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8井冈山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8篇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它带领着共产党走向胜利。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在每个人的内心,总有一片热土,让人魂牵梦绕;总有一座高山,让人牵肠挂肚。在共产党人的内心,我相信,这样的热土,这样的高山,他们都有同样名字——井冈山。

初识井冈山,那时还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学习《八角楼上》,记住了井冈山这个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对井冈山的了解越来越多,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知道井冈山是信仰之山、英雄之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心中萌生了有生之年一定要前往朝圣的想法。

今年8月,我有幸参加仁怀市组织宣传统战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班,前往井冈山接受党性教育,终于得偿所愿。在为期五天的红色旅途中,我与大家一道,追寻先烈足迹,追忆革命前辈,接受党性教育,感悟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一悟革命前辈坚定信念。第一天是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在烈士陵园的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有15744位。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这是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3万多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深切怀念。这给了我深深的震撼。革命先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什么。为了名吗。留下姓名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他烈士的英名就永远地镶嵌进了无名英雄碑上。为了利吗。几十年过去了,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光荣烈属的牌匾都无法悬挂到他们的家门上。烈士的亲人盼来了革命的胜利,却没能盼来烈士的回归。不为名,不为利,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悟革命前辈敢闯新路。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上,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后来,在八角楼上,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著名论断,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悟革命前辈依靠群众。三湾改编,毛主席提出六条注意,即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六条,实在具体地规定了红军与群众交往中的纪律要求,充分尊重了根据地群众的感受,维护了根据地群众的利益,展示了朴素的群众观点。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8月的井冈山,草木葱茏,翠竹挺拔,清泉潺潺,没有了昔日的炮声隆隆,硝烟滚滚。绿树红花之间,点缀着一座座群众住房,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生活,一派生机勃勃、安定祥和景象。这与当初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我们没有忘记的是红色记忆,我们需要传承的是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夯实理想信念,自觉地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学习实践井冈山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扎实工作,甘于奉献,以党建扶贫带动精准扶贫推动脱贫攻坚,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二】


(未完,全文共19052字,当前显示14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