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草食畜牧业推进对策

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建设“畜牧大市,草业强市”的突破口来抓,使草食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基地基本建成。我们对全市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详细调查,以进一步调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增强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水平。

1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市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事商品化生产的历史则不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市养牛从单一役用逐步向役肉兼用发展,九十年代秸杆氨化技术推广后,商品牛数量逐年增加,进入2000年后,又引进了肉牛新品种,开展了三元杂交,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大大提高;从90年起张川等地引进小尾寒羊进行养殖,使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内容,目前以小尾寒羊为主的二元杂交羊占羊存栏的80%。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发展,三年成规模”的“13111草畜富民工程”发展目标,通过抓基地建设、扶持示范户、建设示范小区,使草食畜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1数量明显增长

至2011年底,全市牛存栏43.13万头,羊存栏45.6万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7%、4%,牛、羊出栏分别达到12.17万头、12.92万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6.3%,牛肉产量达到18012t、羊肉产量达到1938t,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和6.3%。良种化程度逐步提高,牛、羊良种率分别达到78%、73%。牛、羊个体产肉量分别达到148kg、15kg。据调查,农户育肥出栏一头肉牛可获利700~1000元,出栏一只肉羊可获利80~120元左右。良好的养殖效益,为牛羊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2品质逐步优化

近年来,在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上,我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品改,各县区加快了优质杂交一代母畜的繁育步伐。至2011年底,全市建起了171个牛羊冻精配种站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三级冻配改良网络体系,引进皮埃门特、南德温、安格斯、德国黄牛、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来等优质肉牛冻精,广泛开展了肉牛三元杂交。通过引进优质良种和建立冻配网络,我市草食畜牧业得以在较高起点上发展,品质正在逐步优化。

1.3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在品种引进、优化品质的同时,生产方式也逐步改进。至2011底,全市建成肉牛养殖小区61个,养羊小区11个,共入住农户1560户。在牛羊舍的建设上,凡新建舍,均采用了高标准的标准化圈舍,原先采用土栏的农户,也有部分开始改土栏为砖栏;在饲养方式上,从原先的单一放牧,逐步向放牧与舍饲结合转变;在饲养方法上,逐步由粗放饲养(采食天然牧草或作物秸杆)向精细饲养(结合不同生育期饲喂人工牧草和精料)转变。在生产方式上,逐步由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饲养转变。

1.4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


(未完,全文共4205字,当前显示12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